河南保溫工程應用在建筑行業中會是什么效果?
發布日期:2018-12-15 10:27:58 瀏覽人數:已有0 瀏覽
動物和植物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是能適應寒冷地帶的環境條件的。它們有一個不透水的外表層(樹是樹皮,企鵝是它那象浸過油似的羽毛)。在外表層下面有一層很輕的保溫層(樹是象軟木塞子一樣的內皮,冰熊是它的毛發,企鵝是它的羽毛).
生物的外表層是一個能為自身提供保溫的復雜的復合體系。生物的身體熱量來自于食物。外保溫層的任務是把身體的內部溫度始終保持狀態,而盡量減少能量損失,即散熱。人類身不由已地被大自然置于并不適合于生存的地球的寒冷地帶,但是可以運用聰明的才智來彌補自然條件的不足。穿一件“呼吸自如”(透氣)的防風外衣作為不透水的外表層以及穿一件保溫的鴨絨夾克。
河南保溫工程建筑物的保溫
人類的住宅是一些原始的洞穴,只是用巖石、泥塊來做一些必要的保溫,后來人類開始使用木頭、磚和混凝土來建造房屋。外保溫體系是人類改善居住條件的又一個偉大進步。
節能與環保
長期以來,人們認為象燃木、煤、天然氣和石油這些天然能源是取之不盡的。直至1973年能源危機以前,人們對建筑物需要“保溫外套”這一概念還是相當模糊的。
外墻外保溫體系的發展自60年代開始,那時“保溫”、“節能”、“環保對人們還是個陌生的詞匯。隨著能源的不斷開采和利用,新的經濟源泉尚未發現,能源必將越來越貴。這時人們認識到:節能是必須的。當人們考慮到取暖成本占了居室整個能源成本的80%左右時,理所當然的想要節省它。
同時,取暖所造成的廢氣CO2在空氣中不斷增多,所造成的“溫室效應”會使氣候發生變化甚至惡化。河南保溫工程小編給大家介紹,在德國約有30%的能源被用來取暖,如果給建筑物穿上“保溫外套”,能源將被大量節省——尤其對于老房改造。